5.18博物馆日|文物助力,共建美好生活

2023-05-18 15:02
22

国际博物馆日

5·18

今天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,今年的主题是“博物馆、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”,在这个博物馆的节日里,浏阳市博物馆2023年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系列活动陆续举行,本次活动主要有文物捐赠仪式、文庙游园祈福、民间传世文物交流会、民间藏品鉴赏大会、“我是文物医生”陶器修复体验、“尊师重礼永相传”六大主题活动,活动持续三天,为市民朋友打造了一场独特的文化盛宴。

200件“宝贝”入藏,大爱无私彰显担当

文物是历史的最好见证,博物馆则是文物最好的归宿。5月16日,2023年浏阳市博物馆文物捐赠仪式在博物馆举行。长沙市文旅广电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吴文峰出席。

在当天的文物捐赠仪式上,博物馆相关负责人汇报了近一年的文物捐赠情况,共接受捐赠藏品1200余件。以雷鸣、肖行敏、江山如、邹检品、曾钦文等为代表,共有22位民间藏家参加仪式,并进行现场捐赠,捐赠藏品近200件,涉及范围非常广,有陶器、瓷器、铜器、绣品、票证等等。

“这已是我连续第三年参加博物馆的文物捐赠仪式。每次看到浏阳有这么多热心市民慷慨捐赠,我都十分动容。本次捐赠的藏品种类丰富,年代跨度广,较为珍贵”湖南省著名文物专家李智勇进行现场点评。

仪式上,浏阳市收藏协会会长刘向朝表示“将继续号召收藏协会捐赠,想办法把流落外地的浏阳文物捐回来。”各民间藏家也纷纷表示将继续支持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,充分彰显了民间藏家们强烈的社会担当和深厚的家国情怀。

近年来,浏阳市博物馆将文物征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,多次对接、拜访革命烈士后人、收藏家、宗教人士、非遗传承人等人,先后走访北京、湘潭等地,开展文物征集工作,并在收藏协会、民间藏家、热心市民的慷慨支持下,浏阳博物馆馆藏数量和馆藏质量得到了极大提升,截止到目前已鉴定的藏品数量达到了14483件(套),其中文物14040件套,一级文物12件/套,二级文物70件/套,三级文物1272件/套。

文庙祈福打卡,领略传统文化魅力

5月17日,浏阳文庙联合浏阳一中开展了“文庙游园之高考祈福”活动,众多游客和学子,来到文庙参观祈福,祭拜圣贤孔子,参加许愿活动,祈愿吉祥美好。

活动现场,高三学子着汉服在文庙大成门集合,肃正衣冠后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、行四拜俯揖礼,敬仰先贤,感知国学传统文化;礼成后,莘莘学子纷纷写下许愿牌,并挂在大成殿月台下的红色许愿架上,小小的许愿牌,寄托着最真诚的祝福和期望;最后,击鼓开运,寓意翻开人生新篇章,攻克人生艰难险阻,从此走上坦途。活动主题鲜明,既是学子对实现夙愿的祈盼,更是对尊师重教这一优秀文化的传承。

文物交流开启,活动现场热度爆棚

5月18日,湘赣边民间传世文物交流会在浏阳市博物馆隆重举行,来自湘赣边各市县的古玩收藏爱好者齐聚一堂。本次交流会设博物馆一楼大厅,满满当当摆满了近200个摊位,吸引了3000余名市民朋友围观“淘宝”。

活动现场热闹非凡,玉器、瓷器、书法字画、佛像···等藏品琳琅满目,各藏家们或摆摊展示自己的藏品,或穿梭于各个摊位前淘寻心仪宝贝,或三五成群围坐交流心得体会,各个摊位人流如织,“奇珍异宝”让游客大饱眼福。此次文物交流会为古玩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沟通、交流、赏物的平台。

市民免费鉴宝,民间藏品惊艳亮相

5月18日,浏阳市博物馆特邀3位文博专家“坐阵”,开展浏阳民间藏品鉴赏大会,来自全市的37名藏友带着近百件“家宝”前来鉴定。

活动现场,前来鉴宝的市民有序排队,依次上前展示自己的“宝物”,藏品种类丰富,包括陶瓷、书画、玉器、钱币、票证···文博专家从藏品的器形、材质、年代、工艺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,耐心细致地为藏友答疑解惑,并向大家普及文物年代认定、保养维护等知识。

本次鉴赏大会是为市民提供公益性咨询鉴定,引导和规范民间文物收藏,普及文物鉴赏知识的同时,有力宣传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,让群众合法收藏、理性收藏、快乐收藏,推动浏阳民间收藏文物健康发展。

研学火热开展,文博活动精彩纷呈

此次5·18国际博物馆日,浏阳市博物馆还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,组织开展了“我是文物医生”陶器修复体验、“尊师重礼永相传”两大趣味体验研学活动,让学生们在“玩中学、学中悟”,潜移默化地学习文化知识。

“尊师重礼永相传”活动现场,老师通过戏剧导入、表演观看、模拟互动的形式,将学堂礼仪用戏剧的形式再现,重温尊师道、敬师德、念师恩的教育思想,传播杨时“程门立雪“的好学精神;“我是文物医生”活动现场,小小“文物医生”正襟危坐,通过现场观摩、修复体验的形式,增进对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了解,强化文物保护的意识和理念。